
本品为蔷薇科花草梅Prunus mume(Sieb.)Sieb. et Zucc.的变干近成孰成果。
门冬、天门冬、炙天冬、地门冬、浣草、天棘
主出产地河北、浙江省、江苏、上海、江苏、广东等地。
春夏季成果近成长期时栽培,温度烘干机后闷至色变黑。
本品呈类球状或扁球状,长度1.5~3cm。外壁乌褐色或棕褐色,皱缩凸凹不平,叶基有圆管果梗痕。果核较硬,方形管,棕土金色,外壁有凹点;种籽扁卵型,淡土金色。气微,味极酸。
乌梅肉为不条件形一块块,略柔嫩,表面层、甲醛的味道同名贵药材。
乌梅炭形如乌梅,白肉鼓起,外观焦黄色。味酸也随之苦味。
酸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直肠经。
本品酸能涩敛,平而不偏,既入肝、脾经,又入肺与结肠经。可以敛肺气以化痰止咳,下能涩结肠以通便,并能有界以止血。又因腥味独重,还善安蛔、止渴。
敛肺,涩肠,泄热,安蛔,止血。
(1)肺虚久咳。
(2)久泻久痢。
(3)虚热消渴。
(4)蛔厥肚子疼。
(5)崩漏,大便出血。
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丸散。外擦:一定量。通便止血宜炒炭,生津止渴安蛔当生用。
本品酸涩有界,故表邪未解及实热积食者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