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源头
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.的干燥根。
二、涉及到的名
鸡骨常山、蜀漆根。
三、产区
遍布于重庆、贵州省、广东和藏区等地;重庆有种值。
四、收获加工处理
秋天采割,洗去须根,清洗好之后,阴干。
五、物理性质甄别
本品呈圆柱体形,常弯曲变形转,或有发枝,长9~15cm,口径0.5~2cm。表明棕蓝色,具细纵纹,外皮易脫落,脫落处表露出淡蓝色木部。质结实,更易扭断,扭断时有尘土轻扬;横切面黄粉色,射线线类粉色,呈射线状。气微,微苦。
六、性味归经
苦、辛,寒;有毒。归肺、心、肝经。
七、耐腐蚀性优缺点
本品苦泄辛开,寒性食物微毒,入肺、心、肝经,升散涌泄峻猛。既涌吐痰饮,为治心下痰饮所较为常用。又攻毒行痰而截疟,为治疟疾寒热之要药。
八、功效与作用
涌吐痰饮,截疟。
九、主治疗尿毒症证
(1)胸中痰饮。
(2)疟疾。
十、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~9g;或入丸散。涌吐宜生用,截疟宜酒炒用。
五一、应用主意
本品有害物而涌吐,易损害正气,故使用量不易过大,孕期及身体虚者忌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