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、又名
一朵蒿、锯齿形草、蜈蚣蒿、奔月蜈蚣。
2、动植物体型
多年以来生本草,更是高达1.5米。茎伸展,被疏贴滋生柔毛。叶互生,短线状披针形,长6~10cm,宽0.7~1.5cm,羽状中深裂,裂片线性,锐尖,有的样子锯状齿,上边近无毛,有腺点或无腺点;无柄。头状花序,直径约7~9直径,排成宽约4cm的圆锥形伞房状;总苞钟形,总苞片3层,覆瓦状,宽披针形;托片与总苞片形似;舌状花5~11朵,舌片灰白色,椭圆形,长2~3直径,先端3小齿;筒状花灰白色。瘦果宽倒披针形,有翅,无冠毛。开花期6~8月,果期9~1一月份。
3、產地分布范围
遍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湖北和广东等地。出生于山景草中、沟谷湖泊或常绿乔木花丛。在我国各省均有栽种。
4、收获生产
春夏季花初开时采摘,洗掉,晾干。
5、中草药相对性状
茎深灰墨绿色健康的至浅棕墨绿色健康的,圆柱体形,长30~100mm,有比较明显棱线。叶多卷缩,灰墨绿色健康的或稍深,质脆易碎。花序中包括为淡咖啡色总苞,并有较少黄黑色舌状花留存率。气微,味微辛。
6、性味归经
性平,味酸、苦。归肺经、脾经、膀胱经。
7、副的作用与的作用
清肺热消肿解痛、舒筋化淤通经。属舒筋化淤化瘀药部下种类的舒筋化淤解痛药。
8、临床研究软件应用
容量3~10克,水煎服。临床实验得用于经闭下腹痛、亚急性肠炎、阑尾炎、扁桃体肿大炎、乳房炎、跌打神经损伤和蟒蛇咬破等。
9、药学分析
有冷静、解热、镇痛药的反应;抗真菌,抗感染。10%鲜草醇阴离子型有些对杏黄绿色冬枣球菌、支原体肺炎球菌、直肠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克制的反应。
10、生物含量
全草含释放油、有机物酸非常生物制品碱、蜜腊酸、延胡索酸、a-呋喃甲酸、乌头酸、香豆素类和安基酸等成份。
11、用禁记
有小毒,孕中期慎用。
12、相关联药方
①治发烧感冒发冷,后脑勺疼:蓍草15克,水煎服;或蓍草12克,玫瑰花6克,水煎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②治头风,年久头风痛:蓍草捣绒绞汁,滴耳心。(《河南草药》)
③治风火牙龈肿痛:蓍草捣绒,揉擦两太阳队穴。如痛不是,再取叶塞于痛处。(《安徽草药》)
④治类风湿痛:蓍草30~60克。煎水熏洗。(《吉林国古药草》)
⑤治经闭腹痛腹泻:蓍草叶10~15克。水煎服。(《贵州类药物志》)
⑥治跌打伤害:蓍草全草30克。泡酒涂擦。(《南昌社会药草》)
⑦治痣疮阴道流血:蓍草9克,败酱草12克。水煎服。(《陕西中药》)
⑧治肿毒:蓍草叶10~15克。水煎服。(《江苏药材志》)